联系我们
中国区咨询电话 400-009 0890

VIE架构搭建

一、VIE架构的核心目的

  1. 规避外资限制:针对中国法律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(如教育、互联网、传媒等)。

  2. 实现境外融资:通过境外上市吸引国际资本。

  3. 财务并表:境外上市主体通过协议控制境内运营实体,合并财务报表。


二、VIE架构的基本结构

  1. 境外部分

    • BVI公司(创始人壳公司):股东在BVI注册公司,用于持股和税务筹划。

    • 开曼上市公司:融资主体,在开曼群岛注册,未来在美股/港股上市。

    • 香港公司:作为中转公司,享受中港税收优惠(如5%股息预提税)。

  2. 境内部分

    • WFOE(外商独资企业):由香港公司在境内设立,作为协议控制执行方。

    • 境内运营公司(OPCO):实际业务持有者,受外资限制,股权由创始人或内资股东持有。

    • 协议控制:WFOE通过一系列协议控制OPCO(而非直接持股)。


三、关键控制协议

  1. 独家技术服务协议:WFOE向OPCO提供技术服务,收取费用(转移利润)。

  2. 股权质押协议:OPCO股东将股权质押给WFOE。

  3. 独家购买权协议:允许WFOE未来收购OPCO股权。

  4. 授权委托协议:OPCO股东将投票权委托给WFOE。

  5. 资产运营控制协议:WFOE掌握OPCO资产使用权。


四、搭建流程

  1. 境外架构搭建

    • 创始人在BVI设立个人控股公司。

    • 在开曼设立上市主体,BVI公司作为股东。

    • 开曼公司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。

  2. 境内架构搭建

    • 香港公司在境内设立WFOE。

    • 创始人或团队设立内资OPCO持有业务牌照。

    • WFOE与OPCO签署全套控制协议。

  3. 财务并表

    • 境外上市主体通过协议控制OPCO,实现财务报表合并。


五、VIE的风险与挑战

  1. 法律风险:中国法律未明确承认VIE合法性,存在政策变动风险(如2021年教育行业“双减”政策)。

  2. 外汇管制:利润汇出需符合外汇管理规定。

  3. 税务风险:转移定价可能引发税务稽查。

  4. 控制权风险:依赖协议控制,稳定性弱于股权控制。


六、适用场景

  • 行业限制:TMT(科技、媒体、通信)、教育、医疗等外资受限领域。

  • 上市需求:需快速境外上市但不符合直接持股条件的企业。